台灣廟宇修建所需的藝品約有七成是來自新港的藝昌陶藝廠,因此逐漸有「新港剪粘交趾巢」的稱號。後來板陶窯文化發展協會發起社區總體營造,提供了拼貼、剪黏工藝以及交趾陶的材料,讓居民們一起動手來設計、妝點自家的圍牆,讓板頭村成了一個藝術社區~
明明新港板頭村與爺爺奶奶家只隔條北港溪,這麼近的距離,我卻到去年才知道新港有這麼一個地方,加上老爺前陣子去進香時,也有到板頭村裡的廟宇拜拜,順便也逛了一下,回來直說那裡很棒,於是趁著清明回鄉下,我們將板頭村排入行程中,去參觀交趾剪黏藝術~~
▼ 板陶窯,入門票100元,可抵消費。但我們抵達時已接近傍晚,進去實在是不划算,下次有空再來吧~
▼ 門口也有可愛的剪黏作品可以拍~ (蕃薯姐妹細數椅子上的彩虹顏色)
▼ 這裡是第二入口,正門口在往前一點的地方~
▼ 覺得走路散步板頭社區太累,也可以租個協力車,椅子後面有可愛的圖案哩!
▼ 板陶窯的圍牆也都是交趾陶與剪黏工藝作品,美~~
▼ 接著彎進小路,迎接我們的是一排各有特色的牛~
▼ 二個可愛的小牧童~
▼ 跟蕃薯姐妹說以前阿祖家也有牛車喔~ 媽媽小時候有坐過~ 她們聽完很羨慕,真希望有台時光機能帶她們回去坐阿祖家的牛車~
▼ 笨港是台灣南部的古地名,新港是其中一部份,民國34年才改為新港鄉~
▼ 我說:「來~跟妳們的綿羊班照一張! 」,結果被女兒吐嘈:「這是花鹿班,不是我們綿羊班!」,定睛一看,真的是鹿耶!! 哈!!
▼ 結果被老爺笑說我指鹿為羊! (鹿:這位大嬸,該去配付新眼鏡了吧!)
▼ 淇淇幫我們拍照~
▼ 換涵涵幫我們拍~
▼ 童年的回憶你還記得多少 ?
▼ 下課就趴趴走~
▼ 跟鄰居同學到處去玩~~
現在的小孩下課不是去補習班就是待在家裡,想想還真是可憐~~
▼ 造型椅,對面有另一個不同圖案的,但因都有人坐,就不好意思去拍了~
▼ 特別又可愛的信箱~
▼ 牆壁有了這些可愛圖案裝飾,整條路變的活潑又生動~
▼ 媽咪~ 這才是綿羊啦!!
▼ 這張照片我很喜歡~ 希望妳們永遠都是感情好無話不談的好姐妹~
▼ 嘉南大圳
▼ 原為台糖火車軌道的鐵道綠廊
▼ 右手邊有個小涼亭供遊客休憩
因是趁著老爺去上洗手間時來走這一段路的,怕老爺找不到我們,於是走到這裡就折返了~
▼ 板頭藝術村的導覽地圖
夕陽西下,已接近晚餐時間,妹妹還傳來簡訊叫我們回家吃飯,於是沒走到的復興鐵橋、剪黏大壁畫、板頭厝車站,還有板陶窯就留待下次囉~~